張崇發
2025年09月10日08:36 222
在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前4年,董其武就在傅作義將軍的領導下,對日進行大小戰役共290余次,其中最著名的戰役有懷柔戰役、紅格爾圖戰役、忻口會戰、太原守城、包頭戰役、綏西戰役、五原戰役。
在懷柔戰役、紅格爾圖戰役、忻口會戰中,董其武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指揮藝術與輝煌戰果,令人欽佩,永遠鼓舞人心。
1989年董其武逝世,黨中央高度評價他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杰出的軍事家”。
參加懷柔戰役
率部肉搏十多次
以血肉之軀保北平
1933年初,日本侵略者集結兵力進攻山海關,進而攻佔熱河,然后沿長城經喜峰口、羅文峪口、古北口,由北向南推進。企圖有二:一是突破長城,侵佔平津,囊括華北﹔二是西進熱河,進犯察哈爾、綏遠,實現其滿蒙政策。
日軍的主力是日本關東軍第八師團,這個師團包括鈴木旅團和川原旅團,師團長為西義一。此外,有關東軍第六師團的石黑旅團,騎兵第三旅團和一個炮兵聯隊。配備坦克50余輛,各種火炮數十門、飛機若干架。
為抵抗敵人的進犯,我軍在長城各口均配置了兵力,長城抗戰全面展開。但由於各口守軍強弱不一,彼此聯絡失調,又缺乏統一指揮,以致一口潰退,影響各口。奮戰半月,終於不支。3月4日冷口敗退,3月9日喜峰口棄守,3月11日古北口失陷,3月20日放棄榆關。
為了保衛北平,4月30日,北平軍分會何應欽急調傅作義59軍,前往北平外圍昌平縣集結待命,不數日又調傅作義部至懷柔以南牛欄山一帶,以高各店、齊家庄為第一道防線,以半壁店至稷山營為第二道防線。
董其武當時是傅作義部436團團長,擔負的任務是:以石廠子附近的高地為主陣地,阻擊正面右翼之敵。接到任務后,董其武帶領部隊連夜構筑工事。5月21日,436團與日軍發生戰斗。到5月23日拂曉,日軍第八師團的鈴木旅團及川原旅團的福田支隊,配坦克10余輛、各種炮30余門,在飛機掩護下,步、炮聯合向436團的前沿陣地發動總攻。
日軍的慣用戰法就是先以飛機、大炮狂轟濫炸,之后再以坦克掩護步兵大舉進攻。第10連位於436團主陣地前方的突出部位,首當其沖。在連長張惠源的指揮下,該連戰士抱著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憑借堅固工事沉著應戰。當敵步兵接近外壕時,連長一聲令下,機槍、手擲彈如雨點般猛烈還擊。董其武在團指揮所觀察孔看到敵步兵在坦克車后面蜂擁而來,忙令炮火向外壕前方轟擊。敵人向后退去,又以十數門大炮向我陣地猛轟。10連陣地成了一片火海,炮彈落下,沙石橫飛,煙塵彌漫。敵人又一次沖上來,此時10連戰士已傷亡過半,但仍與敵頑強戰斗。自拂曉至上午7時,10連全連隻剩下張惠源連長及士兵7人。
敵佔據我前進陣地后,上午9時,又以步炮聯合,向436團及友軍薄鑫團同時猛扑過來。436團扼守的平古公路西側高地,乃通往北平要沖,為敵所必爭。戰斗一開始,10架敵機在436團陣地上空輪番轟炸掃射,並指示炮火猛轟,陣地上的炸彈和炮彈不下1000余顆。一時彈片橫飛,塵煙籠罩整個陣地。敵步兵群在坦克車后面向我軍沖擊。當敵步兵沖進陣地時,嚴陣以待的戰士迅速進入戰壕,步槍、機槍、手擲彈一齊開火,敵人死傷很多,活著的連滾帶爬縮了回去。
過了半個多小時,敵人組織第二次進攻。董其武看到遠處一個戴眼鏡的日本軍官舉著戰刀在喊叫,便命令8連兩個射擊能手連射兩槍,將日本軍官擊斃。敵在436團正面陣地受阻后,改向左翼猛攻,薄團長指揮戰士殊死搏斗,使敵人寸步難進。時至中午,敵人出動飛機在陣地上空和陣地后方大肆轟炸,並命令向陣地猛轟。炮聲中,敵人又一次沖擊,密集的火力打得我軍戰士難以抬頭。
敵人越爬越近,8連連長首先躍出戰壕,戰士們跟著一躍而出,一場肉搏戰立即展開,436團傷亡慘重。大炮將436團指揮所頂蓋掀掉,電話兵一死一傷,團長董其武帽子被打飛。至下午1時許,敵人連續7次攻擊436團正面主陣地,均遭失敗。
5月23日,傅作義率領59軍在懷柔縣城以西,南自石經廠,北至長城一線,從拂曉到下午6時,連續血戰15個小時。戰事方酣,突接何應欽的停火命令,傅作義很不願下令撤退,但又不得不服從北平軍分會的命令。
長城抗戰以妥協停戰而結束。
59軍在懷柔戰役中幾次取得勝利的消息傳出后,全國各報均以大字標題作了報道。天津《大公報》以“血肉當敵利器,傅部空前大犧牲,肉搏10多次,使敵失所長﹔沙場戰士血,死也重泰山”等語,贊譽我軍英勇殺敵的事跡。
懷柔之戰,59軍陣亡367人,傷400余人。斃敵346人,傷600余人。在正面主陣地上,董其武的436團和薄團損失最大。6月28日,北平軍分會正式命令傅作義部開回原防區綏遠。
回師綏遠后,為紀念長城抗戰中的陣亡將士,傅作義在歸綏建“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及烈士陵堂。
指揮紅格爾圖戰役
為“百靈廟大捷”奠定基礎
被稱為“民族英雄”
1936年10月,中共中央派彭雪楓攜毛澤東的親筆信前往綏遠,鼓勵傅作義將軍要順乎民心,救亡圖存,以東北淪喪為殷鑒。彭雪楓回延安后不久,11月中旬,傅作義便發動了綏遠抗戰,頭一仗是攻打綏遠東北門戶紅格爾圖。
紅格爾圖當時屬綏遠省陶林縣,是一個較大的村鎮,三面環山,隻有西邊是開闊地,有大路通歸綏(今呼和浩特)、陶林、百靈廟等地,為察綏交界之要沖。百靈廟在其西北500余裡,是日偽苦心經營的軍事基地。由商都往百靈廟經紅格爾圖最為近便,因此這裡就成了日偽必爭之地。
1936年11月13日夜,從商都進犯紅格爾圖的敵偽先頭部隊同董其武部的守軍發生前哨戰斗,被我軍擊退。14日晨,日偽軍千余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董其武部陣地大舉進犯。我軍以逸待勞,英勇反擊,激戰整日,下午5時許將敵擊退。15日拂曉,日本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及漢奸匪首王英親自指揮兩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總兵力5000余人,在炮空協同下,輪番轟炸,再以裝甲車開路向我軍陣地猛扑,先后沖鋒達7次之多。蒙漢軍民緊密合作,沉著應戰,將王英匪部大量殺傷。戰斗中敵機盤旋上空,低空掃射,對我軍威脅很大。憤怒之下,獵人出身的神槍手王五海,趁敵機低飛時用步槍射擊,一舉將敵機擊落。
當晚,傅作義派騎兵第一師第六團團長張培勛率4連騎兵增援。這天是農歷十月初二,深夜下起鵝毛大雪。次日拂曉,風雪雖大,敵人炮火仍非常猛烈。當戰斗激烈時,傅作義向董其武面授機宜,要他率部採取秘密迂回、出敵不意、分路包抄的戰法圍殲敵人。為保守秘密不使日軍發覺,董其武密令汽車隊分別開到卓資山和集寧兩地集合待命﹔同時密令駐卓資山的436團、駐旗下營的422團、第68師的一個步兵團和炮兵團,分別由卓資山、集寧兩面地星夜乘汽車秘密開往前線。因天降大雪,汽車全部用白布偽裝。限11月17日夜10時,到達紅格爾圖以西之丹岱溝一帶集結待命。
11月17日夜11時,董其武在紅格爾圖南之十二蘇木,召開部隊長會議,檢查部隊到達情況,並下達作戰命令。命令下達后,各部隊於18日凌晨2時前均到達各自攻擊位置。2時整,各部隊開始向敵猛烈襲擊。敵人因連日攻擊受挫,也增加援軍到7000余人,企圖不惜一切奪取紅格爾圖,預計18日上午發動瘋狂進攻。董其武部搶在敵人之前(早了三四個小時)發動猛攻,將土城子、打拉村的敵人分別包圍。各路大軍如猛虎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后方分路殺進敵營,手擲彈、刺刀一起用上。酣睡中的敵人在黑暗中驚慌失措,有的找不到衣服,有的摸不著武器,多數在睡夢中就見了閻王。
敵偽頭目田中隆吉和王英等,突然遭到如此激烈的襲擊,猝不及防,聯絡斷絕,部隊無法掌握,隻好乘汽車拼死東遁。激戰至拂曉,敵全線崩潰。
紅格爾圖戰役,自11月13日開始至18日結束,激戰7晝夜,搗毀了日軍田中隆吉和匪首王英的指揮部,擊落敵機一架,繳獲汽車數輛、軍馬百余匹、大車數十輛,斃敵1700余人,俘虜300余人,繳獲無線電台一部,生俘日本電台台長八牟禮吉和雇員鬆村利雄。
紅格爾圖戰役大獲全勝的當晚,傅作義決定乘勝先發制敵,立即攻取百靈廟。11月23日下午,各部隊秘密往百靈廟前進。戰士穿白茬皮衣,汽車蒙以白布,車不亮燈,人不出聲。當夜10時前到達攻擊位置。24日上午8時后,經過激戰,百靈廟之敵大部被殲,殘余四散逃竄,我軍完全收復了百靈廟,取得重大勝利。此役斃敵近千,俘敵400余人,繳獲步兵炮3門、迫擊炮6門、馬步槍800余支、電台3部、汽車5輛、戰馬200余匹、汽油500余桶、彈藥一大庫房、面粉2萬余袋。
百靈廟大捷的消息於11月24日傳出,各地報紙爭先發行《號外》,全國軍民歡欣鼓舞。11月25日,著名愛國人士黃炎培率上海各界名人到綏遠慰問抗日將士。毛澤東再次派南漢宸攜其親筆賀信及繡有“為國御侮”四字的錦旗一面,來綏遠表示慰問。毛澤東高度評價綏遠抗戰為“全國抗戰之先聲”。
由於董其武將軍等5人在綏遠抗戰中戰功卓著,1936年11月23日的《大公報》配照片刊發了《綏東戰役中五個民族英雄》一文。
參加忻口會戰
襲擊坂垣前線指揮所
左臂中彈不下火線
1937年10月,忻口會戰在山西第二戰區展開。傅作義率領35軍參加了戰斗,董其武時任218旅旅長,會戰中傅作義將襲擊坂垣前線指揮所和摧毀敵炮兵陣地的艱巨任務,交給了董其武。
10月15日黃昏,218旅官兵在雲中河南岸集合。董其武在下王庄村南一個國防工事的廢窯洞裡設置了旅部。16日拂曉,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在步炮空協同下向下王庄前進陣地薄弱部分猛攻。炮彈雨點般傾瀉,飛機在空中盤旋助戰,敵人炮火向前一延伸,步兵便沖殺過來。為了阻止敵人的推進,董其武部436團實施全面反擊,戰士們冒著敵人的炮火,用機槍掃射,以手擲彈向敵群投擲。在前沿上幾處小高地展開拉鋸戰,反復爭奪,每一個回合雙方均傷亡嚴重。傍晚,敵人方退去。
這天傍晚,董其武在視察前沿陣地時被敵人一個彈片打中左臂,血流不止。身旁衛士忙用毛巾扎住,急送旅部。參謀們因旅長受傷十分著急,董其武卻說:“不要大驚小怪!”參謀長找醫生給董其武包扎后,希望送董其武到后方醫院取出彈片。董其武堅決不同意,說:“現在是緊要關頭,完成戰斗任務后再說。”
436團一個營因和敵人戰斗,一直撤不下來,使董其武奇襲舊河北村的任務無法馬上執行。董其武心急如焚。為了爭取時間,董其武和參謀長研究,決定乘勝先行襲擊下王庄以西之弓家庄、東泥河之敵,以便進而執行奇襲舊河北村的方案。下王庄前進陣地在東,舊河北村在其西南,西北是東泥河,西邊是弓家庄。這三個據點,距下王庄都是五六裡左右。弓家庄、東泥河兩個敵軍據點,是板垣前線指揮所的外圍,對我側翼有極大威脅。董其武命420團團長李思溫於深夜3時率部出擊弓家庄,命李作棟率領436團策應。
先頭部隊進至弓家庄200米處時,敵人尚未發覺。戰士們伏在低窪處,借著月光匍匐前進,接近敵哨時一躍而起,揮動大刀將敵哨全部砍死。張世珍和馮梓兩位營長,率領戰士按預定部署沖進村內,分別包圍敵人駐地。手擲彈響聲連天,敵人從夢中驚醒,亂成一團,四散奔逃,少數敵人負隅頑抗,雙方展開惡斗。這次戰斗中,董其武部有70余人陣亡。
進攻弓家庄和東泥河村的部隊堅持與敵人硬拼硬打,雙方損失嚴重。唯下王庄方面趨於緩和,董其武認為,應趁此時機派兵襲擊板垣指揮所,勝可長我軍威,敗亦滅敵銳氣。於是,他忍著臂部的腫痛,向參謀長和幾個參謀介紹了自己的意圖,要求向上級報告並組織部隊實施。
日日夜夜的戰斗,瞬息變化的戰場,使董其武很少合眼休息。加之臂部傷口疼痛,飯也吃不下,但他還堅持到部隊中去巡查。10月17日午夜,襲擊舊河北村坂垣前線指揮所的戰斗打響。董其武隨旅預備隊436團一營前進,凌晨3時,420團從村北,436團自村東,准時摸進舊河北村,秘密佔據了幾個制高點。這時,敵人還沒有發覺。兩個團發動突然襲擊,分割包圍敵人。敵人從夢中驚醒,光著身子倉促應戰。全村各個角落都展開了戰斗。420團團副郭希璞帶人一舉佔領敵山炮陣地。436團王建業營長將村西南的野炮陣地摧毀。
奇襲舊河北村的戰斗,整整一天一夜,218旅兩個團傷亡均在1/3以上。敵人傷亡更加慘重,尸體遍地,活著的全被俘虜,其中有中尉指揮官。繳獲的戰利品非常多,從文件中看出這個指揮所的主官是一個旅團長,板垣和一些敵高級指揮官經常來這裡視察。
坂垣司令部的《戰報》有這樣一段話:“初經忻口一戰,估計太原指日可下,不料傅作義部35軍上來,在忻口接戰,使我軍受到牽制,以致遲滯進展。”
(本文作者1981至1983年曾任董其武將軍秘書,2011年主編《董其武將軍傳奇人生》)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